整體建築共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幽深的長廊,長廊牆壁保存有完整,雕工精細的八幅巨型浮雕,描繪印度兩篇著名梵文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吳哥王朝的歷史。每幅浮雕高二米餘,長近百餘,全長達七百餘米,繞寺一周。浮雕共 8 大主題,從進門的右邊依次為:俱盧之戰、蘇耶跋摩二世的隊、天堂與地獄、攪拌乳海、毗濕奴大勝阿修羅大軍、黑天大勝阿修羅巴納、善神大戰阿修羅。第二層迥廊刻有兩幹多個樣貌各異,阿娜多姿的仙女浮雕,據說是像征仙女下凡。每一尊仙女的表情、面貌、衣著完全不同,真可說是鬼斧神工之作。這一群手足舞蹈的美麗仙女叫做 “阿帕莎拉” ,又被喻為是東方的蒙娜麗莎,相傳是由浪花所變成的。第三層是中心高塔,代表宇宙中心、天堂,該高塔從塔基算起高65米,垂直角度75度,相當陡峭。在建築設計建造和雕刻技術方面都具有極高藝術造詣,堪稱人類文化史上的傑作,被評為世界七大奇跡,實至名歸!寺廟的第三層台基,即最內和最高層台基,稱為
“巴甘” ,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兩段疊成,巍然拔地而起 12 米,比一、二層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階,東南西北每邊各三道,十二道台階都十分陡峭,必須手腳並用,匍匐攀登,象徵登天之艱辛。這寓意著人們到達天堂需要經歷許多艱辛。以前的台階是沒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國女遊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餘捐資在台階一側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劇重演。從此這一側階梯也被稱作“愛情階梯”。台階之上的田字形重簷畫廊,60米見方,上立五座蓮花聖塔,四隅各一塔門,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頂離地65米,主塔比四個角塔高大;五座寶塔,排成五點梅花式。每塔內設神龕。主塔的神龕,最初四通,中供毗濕奴一尊,在改奉上座部佛教後,中供佛像,三面用佛像壁圍攏。各塔門之間,塔門與主塔之間,由田字畫廊相連。田字畫廊由回廊和十字遊廊組成,回廊分主廊和偏廊兩部分,主廊靠外的牆壁分佈著豎葫蘆欞窗,在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四個基點則分佈長方形無欄窗。主廊的內側為立柱排,主廊上有高五米的拱頂,偏廊內側排列立柱,半拱頂高三米。十字遊廊有一走廊,二偏廊,一拱頂,二半拱頂,左右各二排方石柱。田字廊的拱頂和半拱頂上鋪陶瓦。畫廊頂部的天花板刻獅頭蛇像,畫廊和神龕入口有佈滿雕飾的門楣和三角牆。回廊東南西北四邊的正中各有廊門,每廊門有台階下通第二層;回廊四隅的塔門,各有二道台階下通第二層。地陪「亞珍」有畏高症,沒有帶團友登上第三層的“巴甘”,全團也祇有威龍一人登上
“天堂” 。 1500 離開。
(此篇遊記 FB cover 相)
小吳哥遊覽圖 (摘自網絡)
美味贈送的每人一張團體照
棕糖樹
棕糖樹水 US$1 兩杯
七頭蛇是保護神,九頭蛇則是至高無上的皇族象徵。傳說當年是九頭蛇護佑釋迦摩尼修煉成佛。九頭蛇代表著平安、祥和,同時也是高貴的象徵。
藏經樓
台階封閉,不准遊客爬登。
沿“愛情階梯”上登到 "巴甘" (天堂)
在 "天堂"俯瞰
蓮花聖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在此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