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重慶萬州大瀑布、巫溪寧廠古鎮、巫寧洞、漢風神谷、荊竹峽岩棺群、神女仙路、船遊瞿塘峽、夔門、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龍缸天坑、雲端廊橋、純玩七天團 (D5B 奉節白帝城、雲陽張飛廟)

中午用膳後,1220 出發去下一個行程,1227 到白帝城景區,門票  ¥80。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白帝城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 "白帝城"。白帝城是觀 "夔門天下雄" 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 "詩城" 之美譽。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借此自號白帝,並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明正德七年 (1512) 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馬援像,改稱 "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 (1533) 又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 "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如今的白帝城,廣義上即指白帝廟,白帝廟內有前殿、明良殿、武侯祠、觀星亭等明清古建築,有大型新彩塑“劉備托孤”群像,東、西碑林、古詩堂,文物陳列室、古人懸棺陳列室、十賢堂等。

1235 進入白帝城景區,首先到風雨廊橋。1244 到忠義廣場,諸葛亮塑像屹立在中央,手握羽扇,兩眼炯炯有神,一派風塵僕僕的氣勢。身後的漢白玉石碑上刻著“出師表”,碑的背面刻有“後出師表。諸葛亮雕像總高7.9米、人像高5米,採用青銅鑄造,迎風挺立於忠義廣場的峽口巨石之上,左方是滾滾長江,右方為“出師表”碑刻,背後是雄峻的夔門峽口。其後沿環山步遊道前行,1252 到夔門觀景台,可觀賞夔門的雄偉險峻、磅礴壯觀美景。前行到詩聖「杜甫」塑像,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時,登高遠眺秋江景色,想起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功業無成,而生出悲愁之情,寫下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在那波濤滾滾的長江中,聯想起一葉孤舟正載著詩仙李白沿江直下。那年春天,詩仙受永王璘案牽連,流放夜郎,九死一生。當行至白帝城時,忽聞赦書,詩仙悲喜交集,旋即放舟江陵而去。輕舟中,詩仙被沿江兩岸景色所迷醉,詩興大發,吟曰膾炙人口、千古佳句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其後沿陡峭石級上登。1304 到白帝城門坊。1312 到白帝廟,見其他團友都一早到達 (部份團友沒有登上白帝廟,祇在山腳遊覽) ,原來威龍剛才行錯路 (自已先行,沒有跟導遊) ,走了一大段環山步遊道才登山 (順時針方向,行了約3/4 才開始登山,而導遊帶團友逆時針方向,行了約1/4 便登山)

典雅華麗的白帝廟大門是白帝城的標誌性建築,它重建於清代。大門兩側的對聯是民國時期「黃元澡」題寫的,這副對聯高度概括了白帝城的歷史變遷,上聯是 "萬國衣冠拜冕旒,僭號稱尊豈容公孫躍馬"。講的是西漢末年公孫述 (字子陽) 據蜀,夢想當天子,于西元254月身穿白袍,騎白馬,繞城三圈,躍馬稱帝,自封白帝,改城名為白帝城,。下聯是 "三分割據紆籌策,托孤寄命賴有諸葛臥龍",講的是發生在1700多年以前的一幕感人肺腑的歷史悲劇——劉備托孤。白帝廟殿右側有池,池中有六角井,有石雕白龍昂首從井中騰起,稱“白龍獻瑞” 。傳說此井常有白氣升騰,狀如白龍。新莽時期,公孫述據蜀,在此設防,因見白氣升騰如龍,認為是祥瑞之兆,於西元25 年自稱白帝,築白帝城,故名。殿左亦有池,稱“白鶴出井”井口石雕白鶴展翅。傳說白帝城有井甘甜清洌,泡茶則茶葉片片直立杯中,如白鶴展翅,故名。

1317 到明良殿,建於明嘉靖11 (西元1532)。殿內供奉有劉備、關羽、張飛的彩色塑像。明良殿內最初是公孫述的塑像,是當時的老百姓為了紀念公孫述而建。因為公孫述稱帝期間,各地戰亂頻繁,而白帝城一帶卻比較安寧,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公孫述,特地在白帝城興建 "白帝廟",塑像供祀。至明朝,公孫述的塑像被搬開,為劉備像所代替,廟內還有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塑像。

1320 到文臣廳,主要展示龐統、法正、張松、糜竺、費禕、蔣琬、孫乾、李嚴、董和等 9 位為蜀漢建立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文臣生平及功績;武將廳主要展示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嚴顏、魏延、姜維、王平、鄧芝等10 位為蜀國建立和發展浴血奮戰的武將。1323 到八陣廳,展示簡介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據說是唐朝詩人杜甫到了奉節城下、白帝城外的八陣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頌揚諸葛亮軍事才能的五言絕句。八陣是用兵倚伏之法,八陣名為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八陣圖”分為旱八陣和水八陣。傳說是諸葛亮擺的“八陣圖”,亦稱水八陣。三國時,東吳水師都督陸遜在彝陵與劉備交兵,採用火攻,使劉備兵敗白帝城。諸葛亮早有所預料,故在此用石擺下了八陣圖以阻吳軍。陸遜追來,誤入此陣,險些喪命。前行到伐吳堂,堂中央展示 沖車木流牛馬拋石機井闌等三國時期的攻城武器。1326 到蜀漢堂,堂內三尊鑄像展示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初次會面的談話內容,史稱隆中對1330 到武侯祠,祠中供奉諸葛亮及其子孫諸葛瞻、孫諸葛尚的彩色塑像。1331 到托孤堂,由21 尊塑像組成的大型故事場景,再現了當年劉備在白帝城托孤時莊嚴肅穆的悲壯一幕。三國時期,劉備御駕東征伐吳為關羽報仇,被東吳大都督陸遜在夷陵火燒七百里連營,最終不得不狼狽退守白帝城。夷陵戰敗後,劉備自感無顏回成都見蜀中父老,加上長途征戰勞累,憂憤交集,一時氣急,一病不起,自知人之暮年,且病入膏肓,恐不久人世,便急詔留守成都的丞相諸葛亮星夜趕至白帝城,將國事、家事一并托付於他,史稱 白帝城托孤。前殿西側有觀星亭,底層由 12 根木柱,上層由 6 根木柱支撐著。飛簷翹角,雕樑畫棟,造型別致,設計十分考究。傳說.諸葛亮率軍入川時,曾在此夜觀星象,思考用兵戰略,“觀星亭”由此得名.亭上有一古鐘高懸,亭中石桌、石墩上鐫刻著杜甫窩居夔州時寫的著名詩篇《秋興八首》,雕刻精細,獨具特色。亭上對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摘自「杜甫」七言律詩《登高》。西側還有白樓,是一幢西式建築,可以說是當年軍閥混戰的成果;外觀保存良好原貌,現為白帝城博物館,但沒有開放。前殿更有忠武堂,堂內用壁畫和木刻介紹諸葛亮生平和事跡。

1340 到碑林──竹枝園,東西碑林陳列著從隋代至清代的碑刻 70 多塊,篆、隸、楷、行、草,風格各異,不乏精品。碑林中有兩塊獨具風格的畫碑,一名“風凰碑”,另一塊名“竹葉碑”。竹枝園佔地6000平方米,主建築有三處︰竹枝樓,陳列各地竹枝詞;木石藝術館,集中展出三峽木石雕刻藝術精品百餘件;一是竹枝詞碑廊。竹枝詞碑廊前是兩組雕塑:《巴女騎牛,輕歌山鄉曲》、《刺史凝神,低吟竹枝詞》。雕塑再現了竹枝詞來自巴楚民間、文人喜而仿作的歷史。1351 到懸棺廳,展示從風箱峽的崖洞裡取出來的懸棺,是用一段大樹幹鑿挖成的;旁邊還展出短小的懸棺,誰,這是二次葬用的懸棺!夫妻二人先後過世,則先行分別土葬,待若干年後,子孫們將他們的骨植取出,再合葬於此種懸棺之中。1400 到十賢堂,宋慶歷 (1041) 年間建,祀先賢仕蜀者,日久堂廢;2012 年,白帝城修葺,從奉節歷代眾多的詩人中,遴選李白、劉禹鍚、蘇軾、范成大、陸游、三十朋,傅作楫、張朝墉等十人建堂祀之。1408 下山、1421 返回夔門觀景台,1450 返回停車場 (團隊 1500 集合) 1510 才齊人開車離開。

1643 到雲陽張飛廟,門票 ¥35 ,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系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有 1700 多年的歷史,後經宋、元、明、清歷代擴建,現存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琉璃粉牆,金碧輝煌。殿宇群依山取勢,層層迭起,殿宇巍峨,氣勢恢宏;廟內碑刻書畫豐富。清末著名書法家彭聚星手書的 "江上風清" 四個大字,高懸在面江廟壁上,更增添了廟宇莊嚴肅穆的氣勢。據傳張飛在閬中被部將范疆張達暗害後,二人取其首級投奔東吳,行至雲陽,聞說吳蜀講和,便將其首級拋棄江中,為一漁翁捕魚時打撈上岸,埋葬於飛鳳山麓,世人在此立廟紀念,故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之說。張飛廟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座岩臨江,山水園林與廟祠建築渾然一體,相互襯托。廟外黃桷梯道、石橋澗流、瀑潭藤蘿、臨溪茅亭、峻岩古木等景場,秀美清幽。廟內結義樓、書畫廊、正殿、助風閣、望雲軒、杜鵑亭、聽濤亭等古建築,佈局嚴謹、層迭錯落、獨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築雄奇的氣度,又有南方建築俊秀的質韻,更有園林點染、竹木掩映、曲徑通幽。因此張飛廟素有“巴蜀勝境”的美稱。因三峽工程建設,張飛廟作為庫區唯一一個遠距離整體搬遷的文物單位,溯江而上30千米,從原雲陽老縣城對岸的飛鳳山搬遷至磐石鎮龍安村,"張飛" 的搬遷經費及規格都堪稱三峽庫區最大的 "移民"

1646 到大門,門前是「彭聚星」所書的一幅對聯,是渝東地區最長的一幅楹聯,共68字,內容概括了張飛的生平以及張飛廟的傳說。上聯為:【卅里風,舟船助順,直與造化爭權,況淑氣東來,定能煥刁鬥文章,落花隨水留檣燕。】下聯為:【萬人敵,召虎侔蹤,自是忠忱扶漢,從惠陵西眺,得無念故宮禾黍,望帝有心托杜鵑】。橫聯是:山水有靈。1648 到結義樓,陳列著劉關張桃園結義的一組大型雕塑。上登小許到正殿,是嘉慶年間火災以後於道光元年 (1821 ) 修建而成的。進深三間,面闊五間,抬樑式硬山木結構。正面南牆中部的神龕上,有張飛運籌帷幄之中的虎虎英姿坐像。兩側臺上有“怒鞭督郵”、“義釋嚴顏”、“長阪退敵”及“閬中遇害”等四組表現張飛生平事蹟的大型雕塑。前行到 出師表殿堂,有出師表石刻,是彭聚星從京師帶回拓片,中書法家張仲雅勾勒上石、請金石大師何今雨奏刀,歷時一年多才鐫刻而成。有文章絶世、書法絶世、鐫刻絶世的 三絶之稱。1702 到望雲樓,有杜甫塑像及他的詩詞石刻,杜甫晚年仕途不順、流寓夔州,加上年老多病,面額瘦削,詩詞描繪得更加哀傷悽楚、細膩真切,猶能讓人感同身受。1725 到張飛像廣場,有巨大張飛塑像、手握大刀、威武凜然。1740 離開。

1828 到雲陽龍泉大酒店,首先到藍泥灣餐廳用晚餐,菜色有︰豆腐魚湯、洋蔥炒蛋、西蘭花肉片、土豆絲、南瓜、芫茜花生、辣椒咸肉、油麥菜等。1910 到房間,面積適中,新淨光猛。酒店附近沒有商店,食肆,士多。
 
 
 
瞿塘峽、夔門 (此篇遊記 FB cover 相)
 
 
 
 












 
諸葛亮塑像


 



















「杜甫」塑像




 杜甫 《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夔門

 
















白帝城“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









"萬國衣冠拜冕旒,僭號稱尊豈容公孫躍馬"





"三分割據紆籌策,托孤寄命賴有諸葛臥龍"
 










毛澤東書寫《早發白帝城》






 “白鶴出井”


 “白龍獻瑞”

















黄忠
 
 
 


 
張飛
 
 
關羽
















 木流牛馬



沖車

 
 



 隆中對









 托孤堂










 

“觀星亭”










白樓

















夔龍


 劉禹鍚










 
 
 
“竹葉碑” (圖片摘自網絡)
碑上鐫刻的圖畫是修竹三竿,畫中的竹葉其實是暗藏的漢字,組成的是一首五言詩:“不謝東篁意,丹青獨自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清朝光緒六年(1880年)作品。
 
 
“凤凰碑"   (圖片摘自網絡)
碑上镌刻有鸟中之王凤凰,树中之王梧桐,花中之王牡丹,所以又叫“三王碑”。凤凰碑”系明末清初的作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唐‧于鵠的《巴女謠》
“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



 
 
 
 
















 
















 
 
 
 
清未民國‧張朝墉 《偕友人登白帝城》
 

張朝墉 《偕友人登白帝城》


人事匆匆日月忙,抽閒游遍水雲鄉。
新春天氣晴難得,故園山河夢未忘。
古柏尚含前歲雨,野梅時送隔庭香。
登城不聽寒砧急,何處笳聲鬧夕陽。
臥龍躍馬事悠悠,過眼雲煙一例收。
大海縱觀鯨鯢戲,雄才幾見鳳鸞儔?
一声山寺中宵磬,百尺飞帆下峡舟。
既倒狂澜今欲挽,阶前淫滪大如牛。


 

 












二次葬用的懸棺




夫妻二人先後過世,則先行分別土葬,待若干年後,子孫們將他們的骨植取出,再合葬於此種懸棺之中。






































































 白帝城燈塔









 








 
 










上聯為:
【卅里風,舟船助順,直與造化爭權,況淑氣東來,定能煥刁鬥文章,落花隨水留檣燕。】
下聯為:
【萬人敵,召虎侔蹤,自是忠忱扶漢,從惠陵西眺,得無念故宮禾黍,望帝有心托杜鵑。
橫聯是:【山水有靈】



劉關張桃園結義


張飛塑像























 






















杜甫塑像






































張飛塑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在此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